維他命B3就是菸鹼醯胺?為什麼受到許多專業護膚品牌推崇?

成分介紹-維他命B3

「維他命B3」是什麼?跟菸鹼酸、菸鹼醯胺有什麼關聯?

維他命B3是一個包括菸鹼酸(Niacin)和菸鹼醯胺(Niacinamide)在內的營養素總稱。是人體必需的水溶性維生素之一,在體內參與轉換食物為能量、DNA修復和皮膚健康等多種生理過程。

菸鹼酸(Niacin)
維他命B3的一種形式,為必需營養素但人體沒辦法自行合成,必須通過飲食攝取,包括肉類、魚類、全穀物等。對於皮膚的刺激性較為明顯,容易引起泛紅等副作用。

菸鹼醯胺(Niacinamide)
維他命B3的另一種形式,對於皮膚較無刺激性,因此在皮膚護理中赫赫有名。它在皮膚上的作用機制包括減少色素沉澱、抑制自由基損傷、減緩皮膚發炎和調節油脂分泌等多種優點。

菸鹼醯胺作為一種耐受性良好且對皮膚更加溫和的物質,被廣泛應用於化妝品中,不僅用作皮膚調理劑還可以用於髮類產品,故本篇將著重為您介紹「菸鹼醯胺」。


 

菸鹼醯胺的多種好處

菸鹼醯胺在表皮應用後的效果在文獻中已有所描述,研究指出菸鹼醯胺對於皮膚護理具有多種幫助,其具體效果取決於添加至保養品中的濃度。以下是菸鹼醯胺於皮膚的作用:

亮白作用
菸鹼醯胺與其他常見「美白」成分(如熊果素、曲酸、維他命C)作用機制不太一樣。它是藉由限制角質形成細胞因子,阻斷黑色素細胞轉移到表皮細胞中,從而達到逆轉黑色素細胞遷移的效果。因此有助於減少皮膚色素沉澱,促進皮膚均勻和亮白。

調節油脂分泌
菸鹼醯胺有助於調節油脂分泌,研究指出對於油性和混合性皮膚,塗抹一段時間後可有效減少油脂過度分泌,從而幫助控制痘痘的形成。

減少皺紋
菸鹼醯胺有助於活化膠原蛋白的製造,同時減低淺層真皮中醣胺聚醣(Glycosaminoglycan, GAGs)的過量生產,因此能有效減緩皺紋生成,並提升皮膚的彈力與緊實感。

光保護作用
菸鹼醯胺的光保護作用是基於對光致癌作用的抑制,及對紫外線誘導的免疫保護抑制,因此有助於修復和減緩由紫外線等環境因素對皮膚造成的損害。

屏障保護作用
當皮膚屏障功能狀態不佳時,可能會導致皮膚乾燥和發癢。研究指出菸鹼醯胺能促進皮膚屏障蛋白的產生並提升神經醯胺的濃度,從而加強皮膚的保護層。幫助減少水分散失和增厚角質層,進而舒緩皮膚的不適。


 

如何正確使用菸鹼醯胺

含有菸鹼醯胺的產品時並不是濃度越高越好,濃度建議選擇介於2%-5%之間的產品,這被認為是對大多數人皮膚友好的範圍且已能夠產生臨床效果。雖然菸鹼醯胺是相對溫和的成分,但每個人的皮膚耐受性不同,濃度太高的產品可能會對皮膚產生如泛紅、灼熱感等刺激,挑選適合自己膚質的產品才是最重要的。若使用後出現不適,建議停止使用並諮詢專科醫師。
 

關於菸鹼醯胺的常見問題

是否能與其他成分一起使用?
菸鹼醯胺能與大多數成分安全地結合使用,以增強皮膚護理效果,建議在引入任何新成分到護膚程序時應逐一測試,以確保不會引起皮膚不適。以下舉例常見成分與菸鹼醯胺在皮膚護理的應用:
1.    維他命C(Ascorbic Acid):兩種成分同時使用可以增強皮膚亮度、提供抗氧化保護,同時改善細紋和膚色不均的問題。
2.    玻尿酸(Hyaluronic Acid):強效保濕成分,同時使用可以進一步增加皮膚含水量,使皮膚更加飽滿和光滑。
3.    胜肽(Peptides):皮膚修復和再生的關鍵成分,同時使用可以幫助增強皮膚彈性,減少細紋和皺紋產生。


使用菸鹼醯胺是否會有副作用? 
大多數人使用菸鹼醯胺不會產生副作用,少數人可能會經歷輕微的刺激感或泛紅,這通常在皮膚適應後就會消失,如果不適反應持續發生,建議停止使用並諮詢專科醫師。


 

結論

菸鹼醯胺具有幫助對抗皮膚老化、調節油脂分泌、改善膚色及質地等效用。菸鹼醯胺不僅可以針對特定的皮膚問題提供幫助,還能夠透過與其他多種成分共同使用強化保養效果,從而實現更全面的皮膚護理。

鑒於當前市場中產品的廣泛多樣性,消費者日益追求更加透明、基於實證的產品資訊指引他們做出明智的決策。得益於其在臨床研究中所證明的效果與安全性,菸鹼醯胺因此在市場中脫穎而出,經由正確使用和對新產品或成分組合的多方測試,就能達成最佳的護膚成效。




(本網站上的任何內容,僅供參考,內容提到之方法以及效果皆不應被用作替代您的醫生或其他合格臨床醫生提供的直接建議,相關產品皆需由個人進一步判斷以及慎選。)




參考資料
1.    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 Expert Panel. “Final Report of the Safety Assessment of Niacinamide and Niac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xicology, vol. 24 Suppl 5, 2005, pp. 1–31
2.    Wohlrab, Johannes, and Daniela Kreft. “Niacinamide - 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Its Topical Use in Dermatology.” Skin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vol. 27, no. 6, 2014, pp. 311–315
3.    Draelos, Zoe Diana, et al. “The Effect of 2% Niacinamide on Facial Sebum Production.” Journal of Cosmetic and Laser Therapy, vol. 8, no. 2, Jan. 2006, pp. 96–101
4.    藥妝品學(Cosmecuticals),邱品齊、王修含、蔡逸珊醫師編譯

關鍵字搜尋

訂閱電子報

姓名
E-mail

Article Catalog

TOP